最近在学习许式伟的架构课(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166),收获很多。

其中架构思维,讲到了架构思维,或者说设计模式的正确打开姿势

架构思维的确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总结出来细细体会。比如 “开闭原则”,多么有力的架构思维的总结,值得我们时时拿出来提醒自己。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常规意义上的 “设计模式”。或者说,我们对设计模式常规的打开方式是有问题的。理解每一个设计模式,都应该放到它想要解决的问题域来看。所以,我个人更喜欢的架构范式更多的是 “设计场景” 的总结。“设计场景” 和设计模式的区别在于它有自己清晰的问题域定义,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通用子系统。是的,这些 “通用的设计场景”,才是架构师真正的武器库。如果我们架构师总能把自己所要解决的业务场景分解为多个 “通用的设计场景” 的组合,这就代表架构师有了极强的架构范式的抽象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架构师成熟度的核心标志。

架构设计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解决业务中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是要带着场景来说问题的。有时候,作为程序员(包括我自己),我们通常喜欢脱离场景,一上来就大谈框架,模式等等,忽略了具体的业务场景。现在看来都过于浅薄了。弄清楚场景,划分清晰的问题域,是架构设计的前提。

再列一下课程中提到的架构师的心性要求

  • 同理心的修炼:认同他人的能力
  • 全局观的修炼:保持好奇心与韧性
  • 迭代能力的修炼:学会否定自己

架构就是业务的正交分解。每个模块都有它自己的业务。这里我们说的模块是一种泛指,它包括:函数、类、接口、包、子系统、网络服务程序、桌面程序等等。它看似简单,但是它太重要了,重要到需要单独一讲来把它谈清楚。它是一切架构动作的基础。架构行为的三步曲:“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模块的 “详细设计”,背后都直指业务的正交分解,只是逐步递进,一步步从模糊到越来越强的确定性,直至最终形成业务设计的完整的、精确无歧义的解决方案。

“框架,提现的是需求泛化的能力”。

体现需求泛化的能力,就是架构可以适应需求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就是接口的变化,接口代表需求。

接口代表了要做什么,需求就是一个要做什么的集合,是目的。接口是需求的流程分解,即可以体现用户地图。

程序分为算法和数据结构,业务分为接口和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是业务的沉淀,是比框架更稳定的东西,而接口是在数据之上的动作,所以位置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