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周的学习,主要是NoSQL、CAP理论,分布式KV存储Doris的案例分享、zookeeper及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等内容。
数据一致性冲突
下面是几个老师总结的几个冲突解决的场景
最终写一致
简单冲突处理策略:根据时间戳,最后写入覆盖
客户端冲突解决
投票解决冲突(cassandra)
Cassandra分布式解决方案
LSM Tree (Log Structed Merge Tree)
LSM 树(Log-Structured Merge Tree)牺牲了一定的读性能来换取写入数据的高性能,Hbase、Cassandra、LevelDB 都是用这种算法作为存储的引擎。
数据首先会写入到一个叫做 MemTable 的内存结构中,在 MemTable 中数据是按照写入的 Key 来排序的。为了防止 MemTable 里面的数据因为机器掉电或者重启而丢失,一般会通过写 Write Ahead Log 的方式将数据备份在磁盘上。
MemTable 在累积到一定规模时,它会被刷新生成一个新的文件,我们把这个文件叫做 SSTable(Sorted String Table)。当 SSTable 达到一定数量时,我们会将这些 SSTable 合并,减少文件的数量,因为 SSTable 都是有序的,所以合并的速度也很快。
当从 LSM 树里面读数据时,我们首先从 MemTable 中查找数据,如果数据没有找到,再从 SSTable 中查找数据。因为存储的数据都是有序的,所以查找的效率是很高的,只是因为数据被拆分成多个 SSTable,所以读取的效率会低于 B+ 树索引。
ACID和BASE
1.Atomicity(原子性)一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在中间某个环节结束。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一样。
2.Consistency(一致性)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
3.Isolation(隔离性)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数据进行读写和修改的能力。隔离性可以防止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由于交叉执行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事务隔离分为不同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4.Durability(持久性)事务处理结束后,对数据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即便系统故障也不会丢失。
BASE 是指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软状态( Soft State)、最终一致性( Eventual Consistency),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CAP 的一致性就是强一致性),但应用可以采用适合的方式达到最终一致性。
1. 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分布式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允许损失部分可用性,即保证核心可用。这里的关键词是“部分”和“核心”,具体选择哪些作为可以损失的业务,哪些是必须保证的业务,是一项有挑战的工作。例如,对于一个用户管理系统来说,“登录”是核心功能,而“注册”可以算作非核心功能。因为未注册的用户本来就还没有使用系统的业务,注册不了最多就是流失一部分用户,而且这部分用户数量较少。如果用户已经注册但无法登录,那就意味用户无法使用系统。例如,充了钱的游戏不能玩了、云存储不能用了……这些会对用户造成较大损失,而且登录用户数量远远大于新注册用户,影响范围更大。
2. 软状态(Soft State)允许系统存在中间状态,而该中间状态不会影响系统整体可用性。这里的中间状态就是 CAP 理论中的数据不一致。
3. 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副本经过一定时间后,最终能够达到一致的状态。这里的关键词是“一定时间” 和 “最终”,“一定时间”和数据的特性是强关联的,不同的数据能够容忍的不一致时间是不同的。举一个微博系统的例子,用户账号数据最好能在 1 分钟内就达到一致状态,因为用户在 A 节点注册或者登录后,1 分钟内不太可能立刻切换到另外一个节点,但 10 分钟后可能就重新登录到另外一个节点了;而用户发布的最新微博,可以容忍 30 分钟内达到一致状态,因为对于用户来说,看不到某个明星发布的最新微博,用户是无感知的,会认为明星没有发布微博。“最终”的含义就是不管多长时间,最终还是要达到一致性的状态。
BASE 理论本质上是对 CAP 的延伸和补充,更具体地说,是对 CAP 中 AP 方案的一个补充。前面在剖析 CAP 理论时,提到了其实和 BASE 相关的两点:CAP 理论是忽略延时的,而实际应用中延时是无法避免的。这一点就意味着完美的 CP 场景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几毫秒的数据复制延迟,在这几毫秒时间间隔内,系统是不符合 CP 要求的。因此 CAP 中的 CP 方案,实际上也是实现了最终一致性,只是“一定时间”是指几毫秒而已。AP 方案中牺牲一致性只是指分区期间,而不是永远放弃一致性。这一点其实就是 BASE 理论延伸的地方,分区期间牺牲一致性,但分区故障恢复后,系统应该达到最终一致性。综合上面的分析,ACID 是数据库事务完整性的理论,CAP 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理论,BASE 是 CAP 理论中 AP 方案的延伸。
zookeeper
Paxos 算法包含 2 个部分:一个是 Basic Paxos 算法,描述的是多节点之间如何就某个值(提案 Value)达成共识;另一个是 Multi-Paxos 思想,描述的是执行多个 Basic Paxos 实例,就一系列值达成共识。
不过Paxos没有很好的工业级的实现算法,ZAB算法对Paxos算法进行了一定的简化。
ZAB 协议能保证操作顺序性的,基于主备模式的原子广播协议。
Raft 算法是通过一切以领导者为准的方式,实现一系列值的共识和各节点日志的一致
分布式协议与算法,推荐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279
zookeeper的作为分布式系统的瑞士军刀,有很多的应用场景:
- 配置管理
- 选举master
- 集群管理
- 分布式锁
原生的zookeeper API还是相对难以使用的,一般使用Cursor封装后的API在项目中使用。
Doris
Doris的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itisaid/Doris
目前没有时间详细的看代码,从readme上可以看到老师讲的一些内容:
CAP的支持:
1.High Availability
2.Consistency
3.Failover and fault tolerant